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23卷  第1期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特色栏目·中医文化
毒性本草的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
陈仁寿
2022, 23(1): 1-5.
摘要:
毒性本草一直是中医药学界内外十分关注的一个主题, 也是长期存在争议的一个中医药话题, 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通过研究可以了解中药毒性与中毒的认识历史、概念内涵、机制原理、临床运用、毒副作用以及解毒方法。应当从文献、临床、实验、调查等方面开展广泛研究, 利用文献整理、数据挖掘、对比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中药的识毒、用毒、控毒、解毒等, 以便对中药毒性与有毒中药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从而为科学对待中药毒性、正确使用有毒中药奠定理论基础。
方剂·偏方·药文学——传统中医药文化三题
林德宏
2022, 23(1): 6-10.
摘要:
中医药的方剂、偏方和古代的药文学, 是传统中医文化的三个特有现象, 其中蕴含着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个性化治疗思想,“悬壶济世救苍生”的公众精神以及儒医不分、文医联姻的人文精神, 这表明古代中医属人文型人才。传统中医药学的个性化、公众性和人文性, 对当前我国医药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医药现代价值与发展定位探析
邢华平
2022, 23(1): 11-16.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 中医药广泛介入且疗效显著, 引发学术界、媒体、民众对中医药现代价值和发展状况的思考与讨论。结合文化自信的战略视角, 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分析其价值与定位: 从文化传承角度看, 弘扬中医药文化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重要门户, 中医药文化的承续与推广, 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开路先锋; 从文化创新角度讲, 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文化的对接、融合, 强化其作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纽带作用, 有助于建立以健康实践为旨归的中国文化新体系; 从文化传播布局言, 宣传中医药文化是为世界卫生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以中医药文化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先行军必将大有可为。
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新途径——以动漫为例
王攀月, 刘振, 张宗明
2022, 23(1): 17-22.
摘要:
动漫技术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而中医药动漫的传播现状却不尽人意。基于“5W”传播模式分析发现, 人才断层、作品欠佳、传播渠道利用不充分、受众范围小及传播信息反馈差等因素导致中医药动漫传播受困。认为注重培养复合型中医药动漫人才, 多方联动提升中医药动漫的量与质, 丰富创新中医药动漫内容, 开辟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 转型升级应对不同受众的需求是中医药动漫摆脱困境之策。
《黄帝内经》“情-志”的现象学分析
臧守虎, 徐胤聪
2022, 23(1): 23-27.
摘要:
基于《内经》、道家、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融合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理论与本土现象学资源对《内经》“情-志”予以分析阐发。《内经》、道家的“情”“志”分别对等于海德格尔“遮蔽”“去蔽”状态的情绪。就情、志为一而言, 情志是生命真实活动内隐与外显状态的统一; 就情、志为二而言, 《内经》、道家之“情”处于本原性地位, 是“志”的上位概念; “志”源于“情”、属于“情”, 是“情”的下位概念。那种将“情”置于“志”范畴之下,而以“志”作为中医心理学重要概念的观点值得商榷。
涉医简帛与《黄帝内经》关于痈疽认识的异同
谷莹, 李海峰
2022, 23(1): 28-33.
摘要:
痈疽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但古今对痈疽的认识有差异。通过比较涉医简帛与《黄帝内经》在痈疽分类、病因病机及治疗上的异同,发现涉医简帛和《黄帝内经》都将外伤视为痈疽发病的重要原因,但《黄帝内经》中痈疽的病因还包括饮食、外邪、情志等因素;涉医简帛和《黄帝内经》都认为痈疽是气血不通所致病症,治疗方法总体相似,但涉医简帛记载的方药更为丰富;《黄帝内经》则在涉医简帛所载砭刺启脉治疗痈疽的基础上,用经络、营卫理论阐述痈疽病机,更多地使用了针刺疗法治疗痈疽。涉医简帛和《黄帝内经》在痈疽认识上的差异,与其成书年代、所属图书门类不同有关,也与社会、医学的发展状况有关。
法律
中药组合物发明的创造性问题研究
刘平
2022, 23(1): 34-39.
摘要:
针对中药组合物发明的创造性判断问题以及中药组合物发明的创造性与中药药理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研究。如果中药组合物发明是中医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现有的中药处方的基础上, 仅仅根据已知的中药药理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就可以得到, 且没有产生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则该中药组合物发明不具备创造性; 如果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或者技术效果是不容易想到的, 则该中药组合物发明具备创造性。在中药组合物发明的创造性与中药药理的关系问题上, 具备创造性的发明必然符合中药药理, 但符合中药药理的发明不一定具备创造性, 而人们对中药药理的认识也是不断拓展和深化的。
中药注册与专利保护的协同性分析
王月茹, 谢伟
2022, 23(1): 40-47.
摘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国际共识下,以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为代表的抗疫中药成为践行“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新理念的生动实践。基于现阶段最新的政策情势,目前国内关于中药注册与专利保护协同的专题制度已有所涉及,但是仍存在创新标准不适、专利价值低质量及体系衔接错位脱节等现实困境。因此,通过中药连花清瘟系列药品的新药注册与专利保护协同进路的实证分析,提出了专利创造性专属审查、高价值专利培育及注册与专利保护体系链接之中药注册与专利保护协同的构建对策,希冀为新契机下中药产业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心理
不同专业学生对中药词汇的认知度对比研究
马利军, 李锦秀, 陈嘉文, 范春
2022, 23(1): 48-53, 70.
摘要:
选取400个常见中药词汇, 请中医药相关专业学生与非中医药相关专业学生评定中药词汇的各项语义性质, 探讨中药词汇的语义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 中药词汇的语义性质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 熟悉性和可表象性是影响中药词汇可理解性的主要因素; 熟悉性是影响非中医药专业学生对中药词汇的隐喻性判断的主要因素, 但并非影响中医药相关专业学生对中药词汇判断的主要因素; 可表象性是影响中医药语料隐喻性判断的主要因素。
基于家长视角的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调研报告
许静, 杨秀君
2022, 23(1): 54-58.
摘要:
以上海高校为例, 聚焦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这一主题, 采取问卷调查法,从学生家长视角了解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现实情况。结果发现, 大部分家长对家校协同心理育人持肯定态度, 有参与学校心理教育管理的意愿, 能通过新媒体与子女保持一定频率的亲子沟通, 愿意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种方式与学校保持沟通, 期待获取心理育人指导, 50岁以下家长及女生家长认为这项工作更有必要, 但是多数家长对主动与校方联系有所顾虑。因此, 建议校方采取相应措施将家长的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理念转为实际行动, 引导家长在参与高校心理教育管理中树立科学应对子女心理困扰的意识, 用好新媒体、搭好新平台,以满足家长对于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期待。
教育
基于CIPP的医学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考
李锋清
2022, 23(1): 59-63.
摘要:
建立科学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医学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和坚实保障。CIPP评价理论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及结果评价等维度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全过程、综合性评价,其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具有很强的契合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合理借助CIPP评价理论,找准现有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尝试从丰富评价内容、优化评价主体、强化过程评价、完善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健全和完善评价要素配置,提高医学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延续性。
基于科研体验的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实证研究
马顾全
2022, 23(1): 64-70.
摘要:
以2020年某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申报省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生为样本、澳大利亚研究生科研体验调查问卷为基础,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方式对医学研究生科研体验进行调查,探索医学研究生在校科研体验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其提供科研发展有利条件,提高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研究表明,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能力显著高于专业型研究生,其中学术型博士为医学院校研究生科研的主要力量;导师指导、研究氛围、环境支持、能力发展对创新能力发展及科研体验呈显著影响。因此,要着重引导医学研究生自我能力提升,积极发挥研究生导师科研引领作用,致力打造支持性科研创新环境,培养研究生积极的科研创新精神,从而丰富医学研究生科研体验,激发其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