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22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中医文化
简帛医书养生方法中的哲学思想探析
张其成,梁健康
2021, 22(1): 1-5.
摘要:
养生是简帛医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早期方技思想最好的入口。简帛医书中的养生方法,以治气抟精为核心,以接阴食气为主要手段,以服用动植物食材为辅助,加上导引和睡眠,内外兼修。分析了简帛医书服食、行气、睡眠三种养生方法背后的哲学思想,认为这些方法都是以天人合一、取象比类的哲学思想为底色,取象比类更注重功能之“象”,天人合一是以“气”为连接桥梁。探讨简帛医书养生方法的哲学思想有助于纠正后世对养生的误解,有助于重新认识秦汉医学史和养生史,进而丰富秦汉思想史研究。
构建中医独立自主话语体系的路径
周亚东
2021, 22(1): 6-11.
摘要:
中医学是中国拥有独立自主产权的原创医学,应该拥有一套自主的、完整的、成熟的话语体系来阐释和表达自己。构建中医话语体系主要有三个路径。一是历史路径:通过正本清源,理清中医源流与本质,回答“中医是谁”“中医从哪里来”“中医是怎样走过来的”“中医到哪里去”等历史源流问题;二是现实路径:立足中医现实发展,解释中医现实实践,回应和引领中医现实问题;三是本土化路径:依靠中医自己的力量独立观察、自主思考,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构建中医独立自主的话语体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医业者对前途的希望与忧思
李剑
2021, 22(1): 12-16.
摘要:
《新华医药》创刊号的“国医节的感想”征文,是首届全国卫生会议举行之前,余云岫抛出《旧医处理问题大纲草案》之后,唯一可借以了解江、浙、沪、湘、赣中医界主流心态和取向的重要文献。分析百余篇应征文字发现,国初中医业者多数赞成“中医科学化”和“革新中医”,而对“西医化”则保持着足够警惕。
北宋经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李艳杰,刘宏岩
2021, 22(1): 17-20.
摘要:
经学是训解和阐释儒家经典的学问,是我国古代学术的核心部分,其对古代社会文化影响深远而广泛。北宋初年,由于社会的变革,经学在治学方法方面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影响北宋社会文化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北宋医学的发展。从北宋年间经学治学方法的变化入手,探索其对医籍的整理刊行、《伤寒论》注释研究及士人尚医社会风尚变化等方面的具体影响,以期为当下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启示。
基于医籍序跋的古代医者文献研读模式初探
张稚鲲,李文林,伍晓光
2021, 22(1): 21-25.
摘要:
从医籍序跋中整理了基于文献阅读的医者研习模式及阅读之法,分析了其对当代的借鉴价值。认为古代医者多有较强的学习需求,从而决定了学习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文献阅读能力是中医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但当前这方面教育相对薄弱,可注重以需求引导阅读以及提高学生选择读本、灵活变通、知常达变、博学精思、学用结合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
试论刘禹锡的涉医诗
邓婷
2021, 22(1): 26-29.
摘要:
作为中唐时期的重要文学家,刘禹锡的很多诗歌呈现出与医药相关的内容。这些诗歌或体现作者对医药、养生的留意,或记述作者所见、所患病证。这些诗作的出现主要与作者久病成医、心志不舒且长期被贬谪的巴山楚水生活有关。对刘禹锡的涉医诗进行分析、整理,不仅可为刘禹锡研究及中唐士人心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还可为中晚唐时期的医学研究提供文献依据,而其中关于养生内容的记述对后世的养生保健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心理
负性生活事件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探究
张道芬,高晓妹,路洋
2021, 22(1): 30-35.
摘要: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心理韧性量表与SCL-90问卷,以安徽省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42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以及负性生活事件、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①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比较中,强迫症状、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4个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心理症状的性别效应显著,女医学生心理症状略微高于男医学生;②心理韧性在医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症状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效果量为26.36%。即负性生活事件不仅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而且还能通过弱化心理韧性降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教育
医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获得感调查及其提升策略
肖慧欣,游小留
2021, 22(1): 36-41.
摘要:
为了解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获得感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自编《医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获得感》调查问卷,对福建某高等医学院校564名学生施测。结果显示,医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获得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性别、不同政治面貌和年级的医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获得感的得分比较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投入是影响医学生对思政课学习获得感的主要因素。因此,高等医学院校要因材施教,不断改进思政课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困境和实现路径
吕德才,程鹏
2021, 22(1): 42-46.
摘要: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思政工作面临新的困境。基于智慧育人的价值取向,从理念、机制、载体、主体4个方面探索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现路径,主张构筑意识形态领域防线,健全校园网络监督管理机制,打造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新平台,提高大学生和思政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力求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课程建设研究
蒋继彪, 王明强
2021, 22(1): 47-51.
摘要:
中医药院校如何开展大学外语通识教育仍然处于探索之中。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教育要为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学科服务,为中医药“走出去”服务,为掌握中医药国际话语权服务。然而,目前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课程建设中存在着开设语种较为单一、课程体系缺乏统一标准以及中医药特色课程建设需要强化等问题。在“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教育应对其实用工具价值、文化调适价值和话语构建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并围绕通识化、体系化、国际化、特色化、思政化开展课程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
董生
2021, 22(1): 52-56.
摘要: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课程设置上重视不够、教育从业者法治素养偏低和大学生法治意识薄弱等问题。要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实效,在课程设计方面将法治教育嵌入思想政治、创新创业和就业实践课程中,以普及法治常识推动法治意识生成;在校园文化营造方面推进学生事务管理的法治化和校园法律服务的专业化,促成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增进,从而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水平。
论科学史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机融合
刘振
2021, 22(1): 57-60.
摘要:
课程思政能有效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状,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科学史教育沟通科学与人文,提供优秀科学家的经典故事,成为该学科领域的典型范例,以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学生,自觉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和谐统一,使课程思政所要求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有了坚实的落脚点。课程思政为科学史教育提供思想指引,科学史教育将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力支撑。
管理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药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价
李芙蓉, 郝海平, 丁佐奇
2021, 22(1): 61-68.
摘要:
基于InCites和ESI数据库,以我国药学领域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分析对象,从科研产出、学术影响力、国际合作情况、发文期刊分布、基金资助、研究方向以及代表性成果等多角度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各实验室的总体学术表现。构建反映实验室代表性论文质量及其引文质量的新指标,结果显示,实验室NBD和NM的代表性成果表现突出。主成分法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室NM总分排名第一,其发表论文数第一,代表性论文引文质量高;实验室PB总分排名第二,其发表论文篇均被引次数高,高被引论文表现突出;实验室NBD总分排名第三,代表性论文引文质量高,论文整体表现均衡。建议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当挖掘自身优势,注重原始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一流学科发展,以提高整体科研实力。
名老中医工作室视角下中医传承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王华, 沈桂琴, 龚颖, 汤少梁, 郁梅
2021, 22(1): 69-74.
摘要:
利用CiteSpace软件,围绕中医传承与名老中医工作室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探索目前国内中医传承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动态,为中医经验传承、人才培养和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提供参考。共纳入中文文献491篇,作者间、机构间合作研究以中医类院校、医院、科研所居多,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应用使中医传承模式走向基于临床数据的循证传承。建议提高名老中医工作室中医传承领域科研合作参与度,拓宽中医传承与大数据结合应用的研究领域,探索建设具有共享认同的名老中医工作室,推动中医文化传承创新。
中医学隐性知识传承困境与对策刍议
李正钧, 卞尧尧
2021, 22(1): 75-78.
摘要:
中医学隐性知识是中医学知识的重要组成,具有意会性、个体性、灵活性和内隐性的特点。中医学隐性知识的挖掘和传承,正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也制约了人才培养。基于中医学隐性知识特点及教育教学现状,应围绕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增加隐性知识的呈现度,通过知识管理理论加强隐性知识的转化度,运用知识发现技术提升隐性知识的显性度,通过反复实践和体悟实现粘滞性隐性知识的转移和传承,以期为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传承提供对策,为助力中医学人才培养、推动中医学学科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