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中和思想及其永恒价值
-
摘要: 儒家中和思想是最高境界的道德标准、超越时空的美学标准,也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执两用中,执中致和,由“中”而“和”,由“和”而“生”,涵盖了历时的、线性的“和实生物”与共时的、网状的和谐共生。在万物化育生成、人生事业发展、社会秩序维系、人类未来生存等方面都有着超时空存在的永恒价值,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也给予了很好的回应和深刻的诠释。
-
-
[1] 唐兰.殷虚文字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53. [2] 辛妍.文子[M].杜道坚,注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 [3] 林东子.鹖冠子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6:8. [4] 新书[M].徐莹,注.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192. [5] 荀子校释[M].王天海,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6] 十三经注疏[M].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2009. [7] 晏婴.晏子春秋[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8:89. [8] 任继愈.中国文化大典[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980. [9] 春秋繁露[M].曾振宇,注说.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10] 国语[M].李迪南,侯少博,译注.长春:长春出版社,2015:203 [11] 刘安.淮南子[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8. [12] 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0. [13] 朱熹.河南程氏遗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203. [14] 冯天瑜,彭池,邓建华.中国学术流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359. [15] 大学中庸集注[M]. 梁振杰,注说.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124. [16] 吕氏春秋[M]//诸子集成:卷六.高诱,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26. [17]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人三策[M].陈蒲清,校注.长沙:岳麓书社,1997:283. -
期刊类型引用(4)
1. 王又闻,金素安,杨柏灿,杨熠文,何世民,袁颖. 融“和”之智慧的中药学教学创新探索.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15): 20-23 . 百度学术
2. 宋宗伟. 新时代背景下儒家文化融入家庭文明建设及英译外宣研究. 海外英语. 2024(23): 50-52 . 百度学术
3. 华颖,袁燕. 儒家思想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1(05): 110-111+158 . 百度学术
4. 疏欣杨,李得民,杨道文. 试论中医思维教学在综合医院中医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其提高路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24): 179-18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5
- HTML全文浏览量: 61
- PDF下载量: 228
- 被引次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