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我国针灸技术失传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徐爱军 郑文韬 李红美 夏浩志

徐爱军, 郑文韬, 李红美, 夏浩志. 我国针灸技术失传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1(3): 167-171.
引用本文: 徐爱军, 郑文韬, 李红美, 夏浩志. 我国针灸技术失传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1(3): 167-171.

我国针灸技术失传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 摘要: 从历史长河来看,我国针灸技术失传现象时有发生,重视和研究针灸技术失传相关问题刻不容缓。当前我国针灸传承面临定位模糊、传承后继乏人、技术失传严重等现实问题,背后的原因主要和国家政策、社会环境、传承的主客体、传承渠道等因素密切相关。未来,应制定科学的针灸保护政策,加强从人文管理角度研究针灸技术失传,积极恢复部分失传技术,不断完善针灸医生培养体系,推动针灸的国际化传播,以加强我国针灸技术保护。

     

  • [1] 习近平.习近平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N].人民日报, 2015-12-23 (1).
    [2] 程海英.针灸要传承也需创新和突破[N].健康报,2016-08-31(5).
    [3] 姜云武,汤晓云.徐灵胎的“针灸失传论”对当代针灸的启示[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4):39-40,43.
    [4] 于赓哲.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一项技术抉择的时代背景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62-73.
    [5] 肖芒.“非遗”光环下的保护与传承——人类学视野下中医针灸的文化探析[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6,8(1):117-125.
    [6] 郭世余.中国针灸史[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7] 《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全文)[N]. 中国中医药报,2016-12-07(4).
    [8] 冯雪珺.将中医针灸传向世界[N].人民日报, 2019-02-27 (17).
    [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学正式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EB/OL].[2019-05-25].http://ghs.satcm.gov.cn/gongzuodongtai/2019-05-25/9884.html.
    [10] 林敬.美国将评估针灸止痛方案[EB/OL].[2018-11-01].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8/1101/c14739-30375477.htm.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53
  • HTML全文浏览量:  33
  • PDF下载量:  34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5-15
  • 修回日期:  2020-06-25
  • 刊出日期:  2020-09-18
  • 发布日期:  2020-09-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